文学作品赛事需要高考模式

                                   文学作品赛事需要高考模式

     前几日朋友间闲聊,得知某市举办文学擂台赛,其下属作协单位积极组织文学爱好者参加,推荐稿件报送,但打擂的结果是以小说作品参赛(作品在网上明确标注为小说)的人得了散文擂主,这着实让人看不明白。虽说赛事本身是一文学盛会和以文会友的平台,能够参加也是一件幸事,但其结果不能不让人“大开眼界”,让参加者扫兴……

      文学作品赛事本来应该是块净土,是生产鲜花的地方。但经这么一折腾,实在让人看不到最美的花儿,好似雾里,也让刚刚涉足文学的爱好者糊涂,好多人都庆幸没有参加。但就其此事来说这不能不说这是一件文学圈里的怪事,是好心办了坏事,还是里边有猫腻?是评判员误判或笔误(小说已有擂主产生),还是潜规则作怪?不得而知。但不管什么原因,这多多少少是对参赛者的不公平,寒了文友的心,更是对擂主的不负责任和讽刺。如果是有意而为之,虽说是个例,但也亵渎了文学殿堂,污染了文学创作环境,那么何谈中国文学的振兴,又何谈中国文学的诺贝尔奖。

       近几年,一些文学刊物经常举办各种征文赛事活动,设置不等奖项,其愿望可能都是为了宣传某一特定物象,激发作家写作的积极性,为文学爱好者交流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也涌现了大量的好作品,为社会提供好的精神食粮,对弘扬祖国文化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但“再好的谷子也有秕子”,再好的设计也有缺陷。由于利益驱使名利作怪等种种原因,可能某些参赛者不择手段,极少数主办者玩弄手腕,使得有些赛事达不到赛事功能要求。为解决种种原因带来了不利影响,使这块净土生产出绿色食品,笔者想举办文学赛事应该遵守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应该采取高考模式,将其参赛作品隐去真名,进行编号后,送与评委,或公布于众,特别是擂台赛事更该如此。这样一是对参赛者公平,不会因名头大小而影响票数;二是对参赛者负责任,避免别有用心之人曲解与攻击,不让文人相轻;三是省得评委难为情,也可加大暗箱操作成本;四是可以让好作者脱颖而出,因为名作家不一定篇篇都是精品;五是减小潜规则发生概率。

      文学作品赛事需要高考模式,让文学赛事在阳光下运行!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