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 乡
提起故乡,不禁引起我无限的乡恋。不仅仅因为那里有我的童年少年,有我的根基,还因为那里山青水秀,地灵人杰。
我的家乡位于天津市蓟县马伸桥镇东南十华里处,村名太平庄。听老人说是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征东路过此地,恰巧赶上龙山三月十七庙会,看到这里商贾云集歌舞升平一派繁荣太平景象,不胜十分感慨,于是御封此名。村庄依山环而居。那山虽不高,但形状有龙腾之美,龙头龙径龙身龙尾龙爪齐全分明,故名龙山。龙头昂首东南看日出饮淋河,龙尾探西南拨于桥水库之碧浪,北有好女、凤凰之山相伴,东与南有淋河果河二玉带飘舞,西领隔溪老虎山向日而行。真可谓祥龙瑞兽,欲雄风于东方。故存此地有真龙天子降生之传说。龙尾满坡栗树,春有黄色栗花淡雅之清香,夏有栗树浓绿之葱郁,秋露栗树果子之笑脸,冬存栗枝傲雪之向上。龙身顶上槐树簇簇,松树青青。早春二月,南坡偏上那几株杏树朝阳争先开放,花之鲜艳像玉花凤钗别在少女头上,令人靓目。随之而来的是山前山后桃花吐蕊,苹果枝绽蕾。在桃花盛开的季节,满坡红遍,芳香四溢,蜂拥而至,蝶舞开怀,可谓桃花怒放清香溢,蝶舞蜂飞乐事来。武陵郎俊携妻至,小住三旬不肯还。桃花刚刚结蒂,苹果花扑天盖地而来,一片白雪。都说梨花白如雪,可家乡的苹果花也不逊色,不仅具有梨花之白嫩,还有丁香之雅韵。其实龙山的春天挂在枝头上的不仅仅是红红的桃花,绿绿的河柳,白白的苹果花,还有那并不艳丽绿中带黄的柿子花了。它可是花中的极品,别看它开得不大,也不艳丽,但它并不缺少楚楚碧玉之风韵,也不失靓靓雄黄之俊雅,每当它开花的时候,映射眼帘的是少女的羞润腼腆与温柔,更带有一种不饰张扬胸藏文化修养秀女之内涵。我悦目花朵,尤其是欣喜有着丰富内涵格调高雅温馨之芳英。柿子花不大,但它结出的果实个头大,味道甜,那红红的果实更象新娘楚楚动人,艳目夺眼;更为独特是它遇风雪不改其质的品质为为人之本,为人乐道。它那独具红心不畏风雪的品质也正是家乡人的一种热情,一份善良,一份积极向上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龙径每到白露时节都要系上一条红红的围巾,夺人二目,让人流口水。那红围巾不是别的,而是那满坡的大枣到了这个收获的季节展露出的风采。两座龙爪山郁郁葱葱,草木丰茂。
在龙山各段山中最具辉煌要数那龙头了。远远望去,一似塔建筑矗立山顶,五角星在太阳照耀下烁烁生辉。登上龙头山,才知那不是佛塔,而是冀东抗日三八爆动纪念碑。纪念碑碑高13.5 米,底宽2米,上宽1.6米,方型,钢筋混凝土结构,镶嵌坚硬的花岗岩,碑座六步台阶,碑身正面镌刻革命老前辈、原冀东司令员李运昌同志题词:“龙山抗日爆动精神永垂青史”;背面镌刻革命老前辈、原北京市委书记、中顾委委员焦若愚同志题字:“英勇坚强光辉壮丽”。在纪念碑的东侧,有几块断裂残存的石碑,石碑记载着重修龙山庙各大殿的情况。原来龙山上汉代(现存汉瓦)就建有阎王殿、娘娘殿、龙王殿三座大殿,两座配殿。各殿勾心斗角,恢宏壮观。每天钟鼓轰鸣,木鱼声声,香烟缭绕,香客游人如织,风光传世。据老人们讲,一般殿堂大钟鸣及一舍,而龙山庙的青铜大钟传响县城,达四十里之遥。山上的庙宇曾为此地带来无限风光,也使中华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在抗日战争时期,利用这些庙宇相继建成了全县唯一的“龙山太平庄小学”和村办中学,教室就设在庙堂内。许多老革命干部诸如李子光(原河北省副省长)安性存(原轻工业部副部长)马力(原贵州省长)王文(龙山人少将)张永起(龙山人县团级)等都在这里学习过工作过战斗过。对此日本侵略者恨之入骨,于一九四O年清乡围剿时一把大火将其庙宇烧掉。这也是日本侵略者犯下的又一罪行。在龙山有远近闻名的“千棵黄瓜树,万筒蚂蚁碑” 。黄瓜树是国家级保护树种,树叶有一种黄瓜味,果实黑色味可入药。蚂蚁碑为大理石质,碑上蝇头小楷多如蚂蚁,布满碑面,记载了初建时之情况。在龙山还长有“明开夜合”国家二级保护树种,喻示着这里生活美好。
然而最值得称道的是那全国少有大戏楼了。戏楼地处龙头山南坡北向,南低北高便于观看。戏楼为纯木质结构,有前台后台之分,两根边长两尺的正方形石柱支撑着大约100平方米演出前台,石柱正面刻有“按律侣点破炎凉世态,借衣冠描尽今古人情。”在方梁镌写“阳春白雪”。是的,每年的三月十七龙山庙会都要在这里演上几天的大戏,满山坡都坐满了看戏的人,不管是大人小孩都能找到合适的位置在这里好好享受一番。是的,乡间俚曲民间小调是不能在这里登大雅之堂的。这样的庙会活动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才被迫停止,戏楼也在“文革”中被当作“封资修”物证拆毁,现只留下两根卧倒在戏台上的石柱子在诉说当年的欢乐与悲哀。
家乡既有辉煌靓目的风光,更占秀水之美。村东的小河在村南二里拐弯向西长年流淌,且水量充沛,水质甘甜,鱼虾漫游,螃蟹横行。岸上绿柳婆娑,小鸟飞鸣。记得小时候父亲隔三差五“出工”回来去小河弄点鱼虾为我们解馋,我们时常在周日去小河戏水摸鱼。对家乡印象深刻的还有那村西的那条小溪了。小溪终年流水潺潺。春天水草菲菲,野花竞放;夏秋柳荫盖地,鸭浮绿水;冬天小溪白凌镶嵌,冒着热气的溪水涓涓淙淙。传说小溪长数十里,九十九道弯,引遵化市龙王口之水而形成,为清代贪官何坤动国家资财役上千民工为求墓地风水所掘。
青山挡寒风,绿水润沃土。所以家乡的气候温和。每年晚一个节气冬季到来,早一个节气进入春天。山南且有古代冲积而成的肥沃平坦土地,故非常适宜耕作。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等农作物年年丰登。1972年大旱之时,这里的玉米叶子上也是露珠晶莹,点点滚动。这在冀东地区是少有的风水宝地。莫怪众多先民都在这里高价购房买地。
一方土养一方人。就在这青山环抱绿水围绕的肥沃土地上,滋养了我的祖先,使得这里的先民得以繁衍生息,也造就了许许多多人杰俊彦。在明代,这个当时不足二百户的村庄就出了个叫李庆的翰林院大学士;在清未民初,龙山的“八大斋”名蚕京东;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龙山曾是“冀东三八爆动”策化中心,从这里出发的抗日队伍在离龙山不足十华里的马伸桥镇率先拉开了1938年的“冀东三八爆动”的序幕。在这批抗日队伍中就有龙山太平庄人41名之多;也就是在这里出生长大于本县执政县长县委书记就多达五位(县志可考);也就是在这里出生长后参加革命县团级以上干部就有23位之多;也就是在这里为抗日战争输送很多干部,也牺牲许多抗日烈士和村民,仅龙山出生长大牺牲的烈士与村民就有百人之多。这些精英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祖国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这在我国小村史上也是挂上名的。也是值得我非常自豪的。
有人说龙山的山好水好风水好。其实这里的人更好。过去是这样,现在仍然是这样。当年纯朴的民风得到了传承,当年的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全国解放后,这里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庙宇的遗迹上无私地建起了小学和中学。使周围几十个村庄的孩子较早地学到了知识,受到了教育,告别了愚味。为了不忘国耻,缅怀那段光辉灿烂的历史,为了使后代记住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当年幸存下来老干部老战士和村民自发的组织起来,自愿捐款筹集资金18万元,出义务工3000多个,在龙山上又建起了“冀东抗日三八爆动纪念碑”,修建了烈士陵园。现已成为各中小学传统教育基地……。
啊!龙山,我可爱的故乡,你过去的辉煌将铭记人间,载入史册。你这块风水宝地还将继续福荫后裔,这里的后人也会使你山更绿水更清,一切更美好。
2006年3月13日于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