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九”还是走了好(随笔)

“老九”还是走了好

                  

老九不能走是前几天看《林海雪原》中的一句台词,它勾起我对和平年代的“老九”的一点思考。记得小时候,我最爱看的一部小说之一就是曲波的《林海雪原》了。小说情节曲折,人物栩栩如生。小说中二0三的深谋远虑、杨子荣的机智勇敢、白茹的活泼可爱、座山雕的凶险狡诈等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别是智取威虎山片断被排成样板戏后,更体现了毛泽东的“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思想,也影响了“文革”一代人的思想意识,加剧了社会的不和谐。其实作者写小说的原意是描述战争年代的斗争尖锐复杂,残酷与艰苦,反映的是那个年代的客观的英雄形象。

然而在和平年代,被排成样板戏,而且不分地点场合的大演特演,笔者认为有点不合时宜。原因之一是在部队演是可以的,还可能是必须的,但在平民百姓中间宣传此内容,会造成平民间的尔虞我诈,影响平民间的团结;原因之二是戏中的杨子荣是个正面的“英雄形象”,有胆有识,特别是杨子荣上山后为了取得座山雕的信任,极尽取悦之能事,胡编乱造,阿谀奉承,献图时贬低他人抬高自己,这在当时的场合是必须的,但在和平年代就会助长一些心术不正之人拿别人的血染红自己帽子,更加阿谀奉承,阴险毒辣,加剧“马屁艺术”的传播。

在滦平逃到威虎山后,杨子荣大智大勇,先发制人,巧舌如簧,这在那个环境下是生存的需要,是必须的。然而在和平年代就会形成说“真话”的“滦平”被整死;说“假话”的“老九”被信任,升官发财。君不见在当今社会这样的事还少吗?那个贪官污吏不是靠阿谀奉承溜须拍马说假话办假事陷害他人取悦领导而步步高升的,那个贪官不是巧舌如簧,台前大讲廉政台后藏污纳垢败坏党的事业的。所以在和平年代,要弘扬真善美,鞭策假恶丑,就不能让当今的“老九”出场。要想社会和谐,抵制顽疾,就不能让“老九”形象发威。这样才能使社会进步,人际关系和谐。

和平年代“老九”还是走了好.

20061117

 

发表回复